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科普 | 预防孕产期血栓有妙招!
发布时间 : 2024-12-27 15:57
来源 : 罗定市妇幼保健院
浏览次数 : 6 【字体:
背景颜色:
分享到:
怀孕期间和产后的的宝妈们要注意了!

你千万不能忽视这个

隐形杀手
一一血栓。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常发生于下肢,少数见于肠系膜静脉、上肢静脉、颈静脉或颅内静脉系统。孕产妇发生DVT、肺栓塞(PE)的风险以及因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导致的死亡率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一旦发生血栓,轻则导致活动受限、呼吸困难、下肢肿胀疼痛,重则可引起肺栓塞,甚至危及生命。那么孕产妇如何预防血栓呢?


首要理解孕产妇更易患血栓主要有以下原因:


01

一是血液成分的改变。孕期女性身体会产生一些生理变化,血液中的凝血因子会增多,使血液处于相对高凝状态,这有助于分娩时减少出血,但同时也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


02

二是静脉血流状态改变。增大的子宫会压迫下腔静脉和盆腔静脉,导致静脉回流受阻、血流缓慢。尤其在孕晚期,这种压迫更为明显,就像河流被堵住一样,血液容易瘀滞,从而增加血栓形成的可能。而且产后如果长时间卧床,也会导致下肢静脉血流缓慢,加大血栓风险。




那么哪些孕产妇是血栓的高发人群?

01

一是高龄孕产妇,通常年龄在35岁以上。这类人群身体机能和血管弹性相对较差,并且孕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这使得她们患血栓的风险增加。


02

二是肥胖的孕产妇,肥胖往往伴随着血液黏稠度上升、血流缓慢等情况。而且肥胖者体内的炎症反应也可能对血管内皮造成损伤,从而更容易形成血栓。


03

三是有血栓家族史的孕产妇,遗传因素可能使她们体内存在易导致血栓形成的基因缺陷。


04

四是有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发症的孕产妇,这些疾病会引起血管内皮损伤,还会使血液成分和血流状态发生改变,进而增加血栓形成的几率。


05

五是长期卧床或活动受限的孕产妇,比如因孕期严重并发症需要卧床休息,或者产后身体过度虚弱而长时间不活动,静脉血回流缓慢,易形成血栓。







孕产妇预防血栓有以下妙招



生活习惯

★ 适量运动:孕期可以选择散步、孕妇瑜伽等温和运动,每天坚持30分钟左右。产后身体允许的情况下,要尽早下床活动,这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液瘀滞及血栓形成机会。

★ 避免久卧久坐: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会使血流速度变慢。如果是坐长途车或飞机等情况,要经常活动腿部,比如转转脚踝、屈伸小腿。



饮食方面

★ 均衡饮食: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它们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血液黏稠度。同时,要减少高油、高脂、高糖食物,像油炸食品、动物内脏、奶油蛋糕等。

★ 充足饮水:每天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一般不少于1500 - 2000毫升,降低血液黏稠度。



医疗辅助

★ 穿弹力袜:对于有高危因素(如高龄、肥胖、有血栓家族史等)的孕产妇,在医生指导下可以穿医用弹力袜,它能帮助促进静脉血液回流。

★ 定期产检:按照医生安排定期产检,检查凝血功能等指标,以便及时发现血液高凝状态或其他异常情况,采取相应药物治疗措施,例如低分子肝素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抗凝药物。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妊娠期及产褥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和诊治专家共识,中华妇产科杂志,2021,56(4): 236-243

2.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静脉血栓栓塞症机械预防中国专家共识,中华医学杂志,2020,100(7):484-492




供稿:产科  梁宇燕
审核:梁领华
排版:院办
【妇幼健康科普】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分享到: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c) 罗定市妇幼保健院 ,未经许可 不得擅自复制、镜象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 罗定市妇幼保健院  承办单位: 罗定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罗定市妇幼保健院 制作和维护   
ICP备案: 粤ICP备09004295号    网站标识码:4453810038    公安备案: 粤公网安备 44538102000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