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中药小课堂丨外感第一药——麻黄
发布时间 : 2024-08-23 10:05
来源 : 罗定市妇幼保健院
浏览次数 : 319 【字体:
背景颜色:
分享到:
中药课堂
罗定市妇幼保健院妇孺国医堂

前言:

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主要由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组成,是中医预防和治疗疾病所使用的独特药物。‌中药的种类繁多,已达8000种左右,通过配伍而形成的方剂更是数不胜数。中药的有效性在当今世界上越来越被重视,其疗效深入到世界各地,中药的使用历史悠久,其作用机理基于中医理论,通过药物的性质和相互作用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我院妇孺国医堂将会在医院公众号上定期为大家普及常用中药的性味、归经及作用。


“外感第一药”——麻黄

麻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坚集聚。《本草纲目》:“散赤口肿痛,水肿,风肿,产后血滞。”



来源:
麻黄科草本状小灌木草麻黄、木贼麻黄和中麻黄的草质茎。

别名:
龙沙、狗骨、卑相、卑盐。

产地:
主产于河北、山西、内蒙古、甘肃等地。

采收时间:
立秋至霜降之间采收,阴干切段。

用法:
生用、蜜灸或捣绒用。

性味归经:
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应用:

1.用于风寒感冒及麻疹透发不畅,风疹瘙痒等症。麻黄性温辛散,能发汗散寒而解表,又可散风透疹。用治外感风寒所引起的发热恶寒、无汗等症,常与桂枝相须为用,有发汗解表的作用。如治麻疹透发不畅,兼有咳嗽气急症状时,可在辛凉透表中酌加麻黄,因肺主皮毛,本品既能宣肺,又能发散,可收透疹、平喘的效果。至于用至风疹身痒,可与薄荷、蝉蜕等药配伍应用。

2.用于咳嗽气喘。麻黄能宣畅肺气而止咳平喘,故临床往往用治外邪侵袭、肺气不畅所致的喉痒咳嗽、咯痰不爽或咳嗽紧迫、胸闷、气喘等症。如寒邪咳喘,多配杏仁、甘草同用;外有寒邪,内有痰饮,常配细辛、干姜、五味子、半夏等同用;至于肺热咳喘,常配石膏、杏仁、甘草等同用。

3.用于风水水肿。麻黄既能发汗,又能利尿,故适用于水肿而伴有表证者,常与白术、生姜等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3~10g。



温馨提示:

患者如果需要使用麻黄,需要咨询专业中医师,在其指导下使用,不可盲目用药,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文章参考资料:
1.《中药学》
2.《伤寒论》
3.《神农本草经》



文章:国医堂 副主任医师黎媛嫦
排版:院办
【妇幼健康科普】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分享到: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c) 罗定市妇幼保健院 ,未经许可 不得擅自复制、镜象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 罗定市妇幼保健院  承办单位: 罗定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罗定市妇幼保健院 制作和维护   
ICP备案: 粤ICP备09004295号    网站标识码:4453810038    公安备案: 粤公网安备 44538102000008号